光明宫的传说

日期:2022-03-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管布坤点击:1621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光明宫的传说

\管布坤

 卓吾子来守姚安,姚州罗君谒予,历历为予言姚事。其最初言火神未有祠,如今祠为急,盖民间楼屋木植,连络辄数十,不用砖石包砌,留火道以相隔援,以故被患尤剧。予首肯之而未暇。三年三设醮,为坛祈请,幸无事。至是乃贾地鸠工,为光明宫于城东门外,塐火神安妥其中,规模堂构,足称壮丽矣。

                                                                   ——李 贽《光明宫记》

明朝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李贽出任云南姚安知府。当时,姚安城内几乎年年发生火灾,尤其是秋、冬两季,西风刮来,火害尤甚。新知府李贽忧心忡忡,便亲自出衙巡视,终于找到了原因。但他不露声色,却传令要设坛祈请火神免降火灾。

消息传遍全姚安城,老百姓都轰动了,纷纷赶来看热闹。

这一天,府衙的正大门前,高高地搭起一座祭坛,中间供奉火神牌位,四周杏黄色的旗幡飘动。祭坛上红烛高烧,香烟缭绕,祭坛下人山人海,无不为新任知府关心百姓疾苦而感动。

正午时刻,锣鼓喧天,只见李知府头带新乌纱,身穿大红袍,腰系蓝田宝带,神采奕奕地迈上祭坛。他双手拈起一柱香,跪在木牌前祭曰:“姚安知府李卓吾拜告火神,连年以来,姚安城内民房被焚、财物遭毁,百姓惶恐,日夜不安。谨此祈请火神,庇护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神明有何示下,敬祈谕!”

李贽俯首侧听,好像在认真聆听火神吩咐。良久,他又跪下拜祝:“神明所示,下官谨记!当训诫百姓遵奉!”言罢,李贽站起身子,把脸转向大家,郑重宣告:“火神方才示下,本城百姓多有失误之处,以致酿灾,神明颇有怪罪之意。为此,本府要出告示,并派吏役到各街巷巡查。望乡亲父老遵守,违者严办。”

翌日,李贽令人遍贴告示曰:“凡房前屋后堆放柴草的,一律搬走,草垛柴木必须远离房屋。以往民居多用木料建造,几十间左右毗连,一屋起火,殃及一街,今后新建楼房,提倡砖垒砌,留足防火通道。楼房密集之地,开塘掘井,以备救火之用。邻里三、五户之间合约,遭灾相互救援。”一连数天,李贽带领官员巡视全城,百姓没有一个违背。

一年过去了,姚安城内没有发生火害;又一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发生火害;第三年,同样没有发生火害。乡亲父老都说是李知府祭祀火神显灵,给姚安百姓带来了安宁。哪知李贽名义上祭祀火神,实际是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由于采取了这些因地制宜的科学方法,才使得姚安城接连三年都没有发生火灾。李贽眼看三年任期满,自己将要离姚,便根据士民的传统思想,顺乎姚安百姓意愿,募化买地,建光明宫于城东门外,塑火神像于其内,从而杜绝了姚安城内年年必发的火患。

光明宫建成之后,一派金碧辉煌,非常雄伟壮观,成为姚安名胜之一。李贽虽已辞官远游,但他仍然接受当地百姓嘱托,亲自撰写了一篇《光明宫记》。今光明宫荡然无存,但遗址尚能找到。

 

(管布坤,云南省永善县人,现供职于姚安县文化馆,青年作家、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楚雄师范学院客座教授、滇中国学院书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书法报》特约记者,云南文艺基金奖贡献奖获得者。书法作品数百次参加海内外各种展览,并有诗词、散文、随笔、评论文章数十万字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