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姚安书法创作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日期:2023-03-30来源:转载点击:649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根植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姚安文艺工作者和文化爱好者应当深刻领悟中华文明是中国式道路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动能,全面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宝藏。

一、书法艺术创作彰显中国审美旨趣

艺术是什么?古希腊学者柏拉图认为,艺术即模仿。而德国近现代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艺术即理想。尼采认为艺术即救赎。康德认为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海德格尔认为艺术即真理。托尔斯泰认为,艺术即情感交流。在古汉语里,“艺”一般指技法、技巧、才能,如“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术”一般指技术、学术、谋略、手段、方法。从本质上说,艺术是人类物态化的审美创造,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字的诞生,是人类文明起源的一种重要象征。书法创作把文字从应用提升到艺术欣赏的层面,对人类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汉字也是中国人与自然紧密相连的纽带,汉字里藏着人通向自然的气息,人们从一个一个汉字里感受山川大地的脉动,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书法对中国人来说是一门生命的艺术。因而中国人关于书法的美学充满着温度、力量、光芒,从楚简到峄山碑,从兰亭序到寒食帖,一脉相承。 

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传承超过五千年的文字,一个个最古老也最年轻的方块字,仿佛是一座座中国人建于纸上心中的庙堂,是中华民族万世一系、万方相认的本源文化依托。例如春联文化是借助汉字之美成为实用性与艺术性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完美结合的文化实证。它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又始终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受众的生活情趣,更是中华美学独特的意蕴所在,一代一代,薪火相传,浸润世道人心。中华文化的灿烂星河辉映着中华美学的正大气象,书法创作最能彰显中国审美旨趣的文化现象和艺术形式。

二、书法作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内外兼修是书法艺术最显著的特点。孙过庭《书谱》云:“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彬彬”是儒者的理想人格,也是书法艺术美学核心的理念,“文”就是书法艺术里各种唯美的形式、技巧等外在的美。“质”就是蕴含其间的道德涵养、文化修为、气质品格等内在的善。中国人的艺术精神和创造力在书法作品中得到完美的诠释。事实上,晋室南渡,中原文化南下,南北交融,中国书法更是中华民族融合的文化硕果。李泽厚认为:“所以艺术作为各种艺术作品的总和,它不应该被看作各个个体的创作堆积,它更是一个真实性的人类心理——情感本体的历史的创造。”书法作品既展现方外之美,是生命的自由、灵动、畅达,又展现方内之美,是人世规矩次序之美,是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

近年以来,书法艺术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和追慕,姚安县每年都有近半数的千中小学生参加书法培训、学习。2022年9月至10月,姚安县“喜迎党的二十大·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展览活动在姚安县文化馆举行,很多学生来到展厅参观。通过老师的讲解,在同学们心里面,书法就是最容易被认知的文化形态。中国书法综合体现了“天道酬勤”“修身齐家平天下”“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尚和合、求大同”等传统文化精髓,还倡导道法自然、敬畏自然、天人合一、内外兼修、遵循制度等时代理念,更彰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繁荣发展书法艺术是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现中国人民的生活变迁和心灵世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极佳途径。

三、繁荣姚安书法创作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姚安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历来被誉为“迤西文献名邦”,是云南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姚安设置弄栋县,隋开皇十七年(597年)设置弄栋总管府。唐高宗麟德元年(664 年),唐朝在姚安设置姚州都督府,到唐天宝初年,该府共领32州、57县,节制范围东至楚雄、元谋、广通,西至今天的大理、保山、丽江等州市。姚安还是宋大理国的八大名府之一,也是大理国宰相高氏故里,在云南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姚安书法,源远流长。明万历年间进士陶珽,历任刑部四川司主事、大名府知府、武昌兵备道等职务。有政声,善书法,与邢子愿齐名。陶珽归里后,东南万里之乞字者络绎不绝,徐霞客游滇曾慕名求书。如今妙峰山有其楹联“天地开辟,日月重光”及匾额“狮子频伸”“象王回顾”等墨宝。清初大儒高奣映,在书法上有着极高的造诣,书风近陶氏一脉,楷书古厚,行草自辟蹊经,大姚昙华山、光禄旧城等地有其作品碑刻。曾任职河南南汝光兵备道的赵子驤,工诗词,书法初学赵子昂,继学信本,晚年师颜鲁公,作品沉厚中饶有精悍之色、秀逸之气,尤工行草。光禄飞来石上镌刻其自书诗一首:“ 此石闻飞来, 从前在何处?到此几多年?胡不它山去?”楚雄州博物馆收藏有其楹联墨迹。同治年间马驷良,官至浙江宁绍台道兼海关兵备道,擅书法,作品雄强大气。光禄文昌宫飞来石上有其榜书“飞来石”。光绪年间进士胡寿荣,长于书法,宗颜鲁公,法度谨然,行书温文儒雅。与胡寿荣几乎同时代的光禄人赵子骢,曾任景东县县佐,善书法,作品以碑为宗,参以帖意,雅俗共赏。其弟赵子骍,曾任范石生部军医、军需官,善隶书,光禄龙华寺山门内对联“到此方知官是梦,前生安见我非僧”为其所书。光绪年间举人由云龙,曾任云南护国军都督府秘书厅厅长、云南省代省长、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等职务,其书宗颜真卿,追魏晋秀逸之气。其弟由人龙,亦工书法,光禄龙华寺山门联“佛生极乐世,山辟大唐年”为其手书。明陶珽之弟陶珙,清乾隆年间贡生向云翔、拔贡黄宗理,嘉庆年间贡生杜友檀、王式金,嘉庆间诸生赵美,同治年间拔贡杨国梁,光绪年间贡生刘诚,民国期间胡应霖、偰同庆、鲁云台等人的书法亦享盛名。近代赵鹤清(松泉)诗、书、画、印、园林设计“五绝”,曾参与昆明大观楼公园等设计,于云南境内写生的178 幅画作辑成《滇南名胜图》,1916 年在昆明公开出版,被后人称为“云南最早的名片”。赵鹤清的书法行云流水,苍劲有力。其弟子、女书法家肖娴曾写过一首诗,在诗序中写道:“赵松泉先生,滇中名士也,道德文章书画冠一时,门前桃李半天下。壬申夏,娴邂逅于金陵,蒙先生不以鲁钝见摈,允娴跻于门墙之列,获读所著词钞,益服。先生之才之美,喜而赋此为贽,以博先生一笑,并乞诲正。”诗曰:“古滇赵夫子,襟怀真逸旷。丰格神仙中,咳唾九天上。我神为之弛,我心为之向。愧我本无学,门墙何敢望。勉从诸君后,不自知其憨。书此以为贽,低头拜函丈。”历史上如此灿烂的姚安文化,展示着自信自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姚安县书法艺术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赓续传统、奋楫争先,始终站在立足姚安、对标省州的高度,始终坚持创作与研究、技法与修养、字内功与字外功齐头并进的态度,始终坚守为时代和人民书写,始终保持清风正气,不断提高书法研究与创作水准,用精品力作推动姚安县书法事业高质量发展。

自姚安县书法家协会成立,即举办展览, 组织培训、点评交流活动。各位书法爱好者激情高涨,学习刻苦,勤奋不已,饱含热情,创作出了许多反映姚安人民生活状况的优秀作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管布坤的作品连续十余次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书法展览,并荣获《书法》杂志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百强榜”十佳作品奖和第五届云南省群众文化艺术“彩云奖”,在全国媒体公开发表作品、评论文章若干,赵献铨、许克家、孙家成、卢建国、向键、张雪梅、张天宇等创作的作品多次入选省州各级展览。

追根溯源,传承书法文脉;证古泽今,浸润德馨品性。姚安书法爱好者将始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探源传统、繁荣创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作者:管布坤(姚安县文化馆干部,姚安县书法家协会主席)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