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里的中国、非遗里的云南、非遗里的姚安。烂漫的山花次第盛开、春风渐渐沉醉的时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来到楚雄姚安拍摄。该节目第一季共11期,将前往11个聚集本地特色非遗项目的街区,沉浸式互动体验非遗的传承创新之美,首期节目在浙江录制,已于2022年12月30日播出,撒贝宁、单霁翔、潘鲁生、陈数担纲主持嘉宾。播出之时盛况空前,被很多人称为“非遗跨年晚会”。
三月的姚安光禄古镇,龙华寺俯瞰着惊蛰前后悄悄复苏的坝子,大片的鲜花在原野里招摇,人们早出晚归,温暖丝丝入扣。这个时候《非遗里的中国》节目组来了,各种现代化的工具、道具将整个古镇装扮得面目一新,沉浸了千百年的非遗风采照旧,一场新生与古老的碰撞将在这里上演,云南非遗将再一次插上翅膀,借助《非遗里的中国》平台向世界展示云南动人的风貌风物风情。
“一座姚州城,半部云南史”,姚安,史称姚州,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始置弄栋县,唐代设姚州都督府,宋代为大理国的八大名府之一,史称“六诏之中分,三川之门户,南中之锁钥”,元朝设姚安路军民总管府,清罢府为州,民国置县至今。光禄古镇名称由来源于官名。宋代大理国相国高泰明因对国家有功,曾被誉为晋秩银青光禄大夫。他的后裔又忠心辅佐永历帝,后被升为光禄寺少卿。后人历代相传,光禄由此得名。这里是滇中地区历史最悠久、布局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名镇,曾是古代姚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文物古迹、明清古宅鳞次栉比,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截至目前,姚安县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3项,省级6项,州级8项,县级16项;其中“梅葛”“姚安花灯”“坝子腔”为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它们以及其他各级项目共同构建了姚安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代人的沉淀,成为了姚安的文化基因与文化符号。今天的姚安同样守护着文脉的清泓,守护着古老的技艺与传统。
受节目组邀请,云南各地州的诸多非遗项目及传承人也来到姚安光禄古镇,小镇一时间名流云集、群贤毕至。云南省文旅厅非遗处处长董艳玲还专门率队到姚安慰问传承人、摄制组及工作人员。
节目组工作人员虽有两百余众,但是工作起来仍夜以继日、宵衣旰食,在长达十多天的准备、拍摄时间中,同传承人们一起不间断地精化场景道具、打磨镜头语言、完善场景动作,很多传承人都说: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拍摄强度,但是强度越大,对节目播出后的效果越有信心。负责此次拍摄后勤协调与保障的姚安县文旅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工作强度甚至超过了摄制组,记者两天的采访时间里,见证了太多这种场景,在本文中不再赘述,因为县文旅局局长彭海荣一句话就说明了动力的来源:《非遗里的中国》能来到楚雄、来到姚安,是一件大事,一件宣传云南文旅的大事,苦点累点,不算个事。
《非遗里的中国》姚安现场拍摄工作已经结束,目前节目正处于紧张的后期录制阶段。届时我们将在节目中看到云南诸多精彩的非遗,将以什么样的方式亮相央视,呈献给世界:一种色彩,讲不出整个春天。借助这个契机,云南要用更多的非遗故事讲出云南的春天,讲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资料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非遗云南 王洪君 文 / 姚安县文旅局 图